教师公开课

当前位置: 首页 >>旧站栏目>>教育教学>>教师公开课>>正文

小班语言《小兔乖乖》教学活动及课后反思
发布者:吴艳琼   发布时间:2016/11/1 15:52:59   浏览次数:1848

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唱唱的过程中了解故事《小兔乖乖》。

2、熟悉故事内容,懂得不能让陌生人随便进门这一道理。

3、在集体活动中鼓励幼儿勇敢地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若干张。

2、兔妈妈、三个兔宝宝、大灰狼头饰各一个,配乐音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听听、说说、唱唱的过程中了解故事。

难点:熟悉故事内容,懂得不能让陌生人随便进门这一道理。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1、“你知道蘑菇房里住着谁吗?”幼儿展开充分的想象。

2、师打开蘑菇房,揭示故事主角:“哦,原来是小兔子一家。”

3、引出故事:“今天,小兔子一家发生了一件事,想听吗?”

(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初听故事,了解故事第一段。

师配音乐讲述故事开始部分。

提问:①兔妈妈的三个孩子分别是谁?(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②兔妈妈要去干什么?③出门前她对三只小兔说了什么话?④你妈妈出门前会对你说些什么?⑤那兔妈妈为什么会对小兔这么说?

2、继续听教师讲故事,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①妈妈走后,谁来了?②大灰狼用什么办法骗小兔子?③小兔子怎样惩罚了大灰狼?④大灰狼最后怎样了?

(三)、深入理解故事,练习大灰狼和妈妈不同的唱歌声音。

1、第二遍整体听故事。师讲完故事问:

①兔妈妈出门前对小兔子说了什么?②你会唱《小兔乖乖》的歌吗?我们一起来学学兔妈妈的声音。③那大灰狼又是怎么唱《小兔乖乖》的歌的?我们也来学学。

2、分组练习,进一部分辨大灰狼和兔妈妈不同的音质。

3、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4、讨论:①如果你是聪明的小兔子,还会想出其他什么办法赶走坏蛋。②当你一个人在家有坏人来时你会怎么办?

(四)、分角色表演。

1、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要分角色来扮演大灰狼、小兔子。

2、教师扮演兔妈妈。

3、请几个小朋友扮演小兔子,大灰狼,下面的小朋友演唱歌曲,上面的小朋友做动作。

【活动延伸】

由师讲述故事前提:“大灰狼这回没吃到小兔子,很不甘心,他回家把声音学得和兔妈妈一模一样,而且把尾巴也装成兔尾巴了,那它会不会骗过聪明的小兔子呢?”回家后幼儿和家人一同续编故事。下节课请幼儿和老师一起饰演故事内容。

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是新教师赛课活动,活动要求借班上课,无疑有些难度,毕竟对别的班孩子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们互动,但是整个活动下来,这些担心似乎都不存在了,孩子们还是很配合的,主要《小兔乖乖》是孩子们熟悉的,也是非常的喜欢。我以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作为整个活动开始的线索,让幼儿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其次,孩子们在熟悉了这三只可爱小兔子的特点后,通过深入了解小兔子辨别大灰狼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小兔子的聪明和勇敢。幼儿在听讲故事的过程中,由于是借用了头饰及图片,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幼儿的眼前,增强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后,我觉得基本上完成了这个语言活动的目标,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也很好,产生了具有初步的善恶感。我还告诉孩子们:这个故事中的小兔如同我们的小朋友,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你一个人在家,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要随便开门,记得把门关紧,不让陌生人进来,还可以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