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获奖

当前位置: 首页 >>旧站栏目>>科研学习>>论文获奖>>正文

用成功点燃幼儿自信心
发布者:申军萍   发布时间:2017/11/10 19:16:57   浏览次数:1125

用成功点燃幼儿自信心

——浅谈某中三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摘要]一个人的成败并不仅仅在于个人能力的问题,自信心也是成功的重要纽带。不仅是成人,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作为幼儿教师自然要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怎样培养幼儿自信心呢?根据本班幼儿特点,我分析了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我们要努力挖掘幼儿的闪光点,通过不同的渠道让幼儿取得成功的体验。并克服教师自身的“偏爱”问题,家园一致,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幼儿自信心。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培养

爱迪生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觉得对幼儿来说则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只有体验过成功,幼儿才容易增强自信心并丰富经验,从而获得进一步的成功。因此在实习中,我特别注意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我发现我们班幼儿存在自信心不足的现象,大部分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为此,我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幼儿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上课时不敢或很少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声音低。如本班幼儿超超上课很少举手发言,发言时手足无措的,声音很低,其他人根本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

(二)不敢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或其他小朋友的游戏。到玩游戏的时候,总有个别幼儿东看看西看看,等到其他幼儿叫他一起玩的时候他才玩。

(三)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经常会问“老师,我做的对吗?”无论是写作业还是画画他都要拿给老师看一看才放心。

(四)遇到问题或困难,容易放弃或放弃。如有些幼儿常常会说“老师我不会,你来帮我好吗?”做作业的时候拉着老师往自己座位上挪,总是想让老师一直帮助他。

二.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成人的过分溺爱、事事包办行为。

现在的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宠儿,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把所有的爱都集中到幼儿身上,过分的溺爱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比如幼儿出生后,在吮吸母乳时,多数家长舍不得幼儿吃力地自己获取食物而改用奶粉喂养,使幼儿习惯于轻易地获取而放弃母乳喂养的机会,这就是典型的包办。中班的幼儿已经喜欢用“我来”“我会”“自己做”等语言表达,这就是自信心的萌芽。这时如果成人帮助他操作,他会得到愉快的体验,自信心在无形中开始发展。相反,如果成人包办代替过多,幼儿原本具备的自信就逐渐减弱,甚至完全失去自信,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缺乏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等等,形成了缺乏主见、依赖他人、畏首畏尾,在受到失败、挫折后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

2.成人的过多否定、要求过高。

“现代情绪理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越多,期望值越低,自信心越弱。”[1]幼儿的阅历和能力是有限的,而成人总是对幼儿这也要求那也要求的。幼儿做不好就挨批评。但造成失败的原因不完全是幼儿的原因,他们可能还没准备好就被赶上阵。做为成人应要懂得如何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能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由于幼儿的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可有些家长或老师,由于对幼儿要求过高,稍不如意就加指责,态度极不冷静。成人过高的要求过多的否定,久而久之会使幼儿的自信受到伤害。在教育过程中,无论家长还是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让幼儿感觉“我能行”“我真棒”。

3.幼儿教育中家长的“攀比”现象。

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家宝宝现在在学什么啊?我也让我家宝宝去学学”……如果学的不好又会说“看看人家xxx,多聪明,你怎么这么笨?”“看人家会做好多,你什么也不会。”“你真让我生气”…… 诸如此类的话听的太多,幼儿与幼儿各有千秋,为什么非要和别的幼儿比较呢?我们习惯性拿幼儿缺点和别的幼儿的优点比较,你认为你在激励幼儿,殊不知你伤了幼儿的自信心!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针对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统一的要求、同一个标准,会导至能力弱的幼儿缺泛成功的体验而自卑,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幼儿自我评价缺乏独立性,往往会接纳来自成人的评价,因此,成人对幼儿的评价也成了幼儿认识自己的依据。往往多数成人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没能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卢梭有一句天才的话:“我是上帝独特的创造物,上帝造完我就把模子毁了!”作为成人我们要承认幼儿间有差异,并且尊重幼儿的天性。还有就是单亲家庭以及家庭贫穷的幼儿在物质、情感和智力刺激上都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心理发展大多不健全,普遍缺乏安全感,这样就压抑了幼儿自信心的发展。所以作为家长还要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给幼儿。

4.幼儿园教师的“偏爱”问题。

这一点不得不重视。我们都知道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的第一个场所,是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如何适应社会生活,形成自信心的重要时期。幼儿对老师的关注是十分敏感的, 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的作用,这种暗示也许是积极的也许是消极的。那这种暗示会使某些幼儿产生更多的自信心,也许会使某些幼儿产生不同于别人的优越感,助长许多的坏习惯。而某些幼儿便会产生失望情绪,自卑心,嫉妒心等等。著名精神大师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指出:“幼儿的丧气自卑几乎都是因为他觉得另一个小孩比较受偏爱所引起的。”[2]如会使不被偏爱的幼儿产生自卑心,为什么她行,我不行这样的念头,可能也会导致他们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不愿与别人交往。教师的偏爱作为教师就该避免这种偏爱,不要过分偏爱,你过分的偏爱可能就会害了幼儿,所以教师不要利用这种消极的偏爱,避免这种消极的爱。

(二)内部原因:

幼儿自身的条件不足对幼儿建立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影响,本班幼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的先天遗传因素造成身体上的某种缺陷。比如结巴。

2.个性上的缺陷,性格内向、与同伴不合群。有些幼儿总是一个人,不愿意和其他幼儿一起玩。有点是不受欢迎,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或者在一起玩的时候总是会有小矛盾。

3.过分骄傲。这一现象是我们常见的,其实幼儿过分骄傲可能就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他不想让别人发现,于是就选择了这种方式。

三.对策和建议

以上种种因素是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如果不于重视将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所以我们要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结合实习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一)努力挖掘幼儿闪光点

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等导致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幼儿聪明好动,有的文静内向;有的语言能力强,有的动手能力强等等,面对这些幼儿,如果不去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和长处,教育就很难做到针对性了,有时就会不知不觉的挫伤他们自信心的养成。每个幼儿都有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并为幼儿创造机会表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到希望,从而激发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为自信心的培养打好基础。

(二)帮助幼儿体验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3]成功的经验可以使幼儿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成功的次数越多,幼儿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就越高。经常获得成功的幼儿具有自信、自我接受、勤奋、乐观等特征,这些特征又保证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

如,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穿衣、入厕、洗脸刷牙、整理玩具等都应该是幼儿自己完成的事情。我们应该抓住幼儿好模仿且愿意尝试自己做事的有利时机,大胆放手,支持鼓励他用自己的小手去做自己的事。再加上适时的引导、表扬和鼓励,幼儿便产生了自己做事的信心。

2. 面向全体,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如“小小值日生” 每天轮流安排几名幼儿担任值日,给他们挂上值日生标志,要求他们做老师的小助手,如:分发物品,检查整理玩具,表扬好人好事等。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不管能力强弱,都有机会担任值日生,既为同伴服务,又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提高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增强自信心。 教师可列举一些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共同讨论“遇到困难怎么办?”如:别人抢了你的玩具,不小心摔倒了等等,启发幼儿讨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并踊跃发言。对幼儿的发言,特别是胆怯幼儿的发言予以肯定和鼓励。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对自信较弱的幼儿我们要给予更多的爱和帮助幼儿获得在他们年龄段应掌握和具备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等。

3. 运用奖赏和鼓励的方法,让幼儿体验成功。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幼幼儿心无遮的表述:“老师说我很聪明。”“老师喜欢我,因为今天老师摸了我的头。”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差,大多数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朵五角星、一句赞扬的话,及正确的教育评价,都容易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总之,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幼儿创造性的想法,应当表扬、鼓励,使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其再创作的信心。一份老师浓浓的情和爱,赋予他们的自信和勇气,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激发其再创作的兴趣和信心。

(三)正确对待幼儿的错误与过失

我们要为幼儿提供成功的体验,那就是要让幼儿提供更多的尝试当幼儿想做某种尝试时,即使知道他不可能成功,也要让他去闯一闯,鼓励幼儿想办法克服困难,这样,一旦成功,他们就会觉得特别自豪,这无疑也增强了自信心。失败的话就一起分析不成功的原因,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付出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并让他知道挫折和失败是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和失败吓倒,从此失去信心、自暴自弃。这样才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哥伦布曾经说过:“世界是勇敢者的。”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作为老师我们要允许幼儿犯错,要正确对待幼儿的错误与过失。

(四)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自信心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光有幼儿园中的教师的鼓励、表扬,而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是无法实现培养和建立幼儿自信心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这“幼儿第一位教师”作用,及时向家长宣传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及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如果希望幼儿永远是自信的,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便是当幼儿们可靠的“同盟军”。当他们沮丧时,我们得为他们鼓气;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就要鼓励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当幼儿尽了全力而成绩依然不佳时可别训斥或讥笑他,原因很简单:人人都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时。

自信心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自信心容易获得成功,而获得成功,又可增强自信心。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让幼儿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让所有的幼儿都沐浴在素质教育的阳光之下。并且树立一个正确的幼儿观,教育观。

【参考文献】

[1]付兰群.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分析与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2008年07期.

[2]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李心明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第132页.

[3]余红梅.混龄教育的实践价值与所面对的挑战[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