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获奖

当前位置: 首页 >>旧站栏目>>科研学习>>论文获奖>>正文

应对幼儿口头禅“我不会...”
发布者:高睿   发布时间:2017/9/1 8:39:07   浏览次数:1467

应对幼儿口头禅“我不会...

常常会听到老教师们感叹: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聪明了,很多孩子在小班中班的时候就能达到以前孩子小学的水平了,家长们更多的是注重孩子的学习问题,但是在自理能力方面,很多的孩子远不如我们小时候。特别是现在很多老人太宠爱自已的孙子孙女,所以事情都一手包办,导致他们的自理能力一代不如一代。不论是在平时的课堂上还是生活中,我常常听到幼儿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不会...”。

案例一:

一次数学课上,数学作业是完成数字与图案的匹配,例如数字是8,图案是7朵小花,那幼儿就需要再添上一朵小花。若图案是9朵小花,则需要划掉一朵小花。幼儿操作时,我发现陈雅雯一题都没有做,我问她怎么了?她低着头告诉我,我不会做。紧接着,我再一次单独辅导陈雅雯,陪她一起重新做了第一题之后,她似乎才明白,接着完成余下的题目。交给我的时候,我发现她做的都是对的,鼓励一番之后,告诉她以后遇到问题,不要先说我不会,一步步来,慢慢来,问题就解决了。

案例二:

一次美工课上,幼儿需要学习制作纸杯花,出示范例之后,我一步步示范了制作纸杯花的步骤,并跟幼儿再次确认制作方法,幼儿操作开始之后,于沐阳站在桌子前面,一动不动,也不开始画线,也不用剪刀进行制作。我走过去问他发生什么事情了,是不是没有听明白怎么制作,他却低着头不肯说。过了一会,其他小朋友都开始进行裁剪了。于沐阳突然很大声的带着哭腔喊道:“老师,我不会画。”我连忙走到他身边,教他怎么画直线,第一条直线他画的挺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第三条直线他画的歪掉了,于沐阳立马又哭起来,不肯继续画下去,我知道在手工方面,于沐阳一直都比较薄弱,我一边鼓励于沐阳,一边慢慢的跟他一起做,最终终于完成了纸杯花,他最终还是露出了笑容。

案例三:

早上丁浩泽妈妈送孩子入园的时候,告诉我他的衣服是套头的,有点难脱,午睡时请老师帮助幼儿穿脱衣服。到了下午午睡的时候,我走到丁浩泽床边,询问幼儿需不需要帮忙,丁浩泽说自己能行,我立即表扬了丁浩泽。过了一会,我再去看情况的时候,我发现丁浩泽的脸涨的红红的,衣服也没脱下来,最后憋出一句话“我不会...”。我赶紧帮助幼儿把衣服脱了下来。

分析:

从这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说我不会的时候往往有很多种原因。(1)幼儿没有认真倾听,想都没有多想就直接说我不会,这是一种惰性思想,懒得动,懒得做。(2)幼儿动手能力差,没有耐心,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用我不会来逃避,不想解决问题。(3)幼儿想自己解决问题,但是确实不会。针对这些不同的原因,我们需要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措施:

想要改变这一现象,我改变了美术活动的教学模式和指导方法,我运用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注重“玩中学、学中玩”的尝试教学法。在语言上我更多的是用“谁来玩玩?”“谁想来试试?”“谁来教大家?”等商量、激励的语气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这样做让老师了解到那些幼儿时真正不会的,需要老师帮忙启发诱导和帮助的,也让老师下一步的示范讲解和重点把握得更准确;对不敢动手的幼儿,因为没有老师完美的范画和作画前的约束而放下了包袱;对不假思索有惰性的幼儿无机可趁;那些想引起老师注意的幼儿有了表现的机会。同时使幼儿有体验、尝试、探索的机会,为幼儿营造了积极、轻松的活动氛围,让幼儿体验到平等、尊重,更多地感受到自主、愉快,从而激发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幼儿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缺乏信心,有畏难情绪时,我总会对他讲,你能做好这件事,只要用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就算没有做的那么完美,只要尝试了就是能干的小朋友。在这种长期的积极暗示下,孩子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有时,我也会选择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比如插图、计算操作活动、穿鞋等等。如果孩子自己做了,无论结果怎样,我都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受到经过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乐趣,并且逐步建立和增强独自做事的信心,从而更加乐于自己独立去做事。

幼儿在该阶段会表现出没有耐心的特点,这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事情,对于成人来说,要接受这一特征。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无意的灌输幼儿做事情要一步一步慢慢来,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想办法试着解决问题,当困难太大,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可以适当请别人帮忙,但是不能完全依赖他人。 幼儿模仿性强,尤其爱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当有些事情孩子不会做或育儿知识做不好时,不要责备他们。我就通过示范,让他们感到这些事情并不难,从而使他们增强自信,敢于尝试。允许孩子做出简单的选择,比如对他说:“今天你是到聪明屋还是到造型屋活动?”当没有选择余地的事情出现时,应该坚持正确的要求,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也会对他必须做的事有信心。

在家园共育方面,要引导家长们给幼儿空间,特别是爷爷奶奶,不要所有事情都一手包办,让幼儿锻炼自理能力,争取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幼儿有进步的时候,及时予以鼓励。疼爱孩子是一方面,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也是必要的。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够越来越独立,我们将会听到更多的“我能行”而不是无奈的“我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