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儿童个性心里健康是否的一个重要条件。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是通过音乐活动、音乐游戏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现。首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培养幼儿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最后为幼儿提供展现的机会等这些方法,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经过对幼儿的培养,发现音乐活动对幼儿的自信心的提高和幼儿的成长有推动作用,幼儿有了自信心才会乐观向上,有了自信心长大以后才能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 自信心 音乐活动 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培养幼儿相信自己力量的心里品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卡尔奥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享受音乐。”一段好听的音乐,能够使幼儿充满遐想,充分的进行自我表现与创造。每个幼儿的表达各有千秋,表现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比如音乐欣赏活动《森吉德玛》,让幼儿倾听乐曲,体验宁静悠远与欢腾热烈这两种不同的意境。通过教师的引导,展示蒙古草原的美丽图片,孩子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无拘无束,尽情地释放,那种热烈的气氛感染着每个人,由此可见,音乐表演的成功比其他方面的成功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树立其自信心
幼儿生来就对音乐有特殊的感情,在优美的旋律中,在音乐带来的宽松氛围中,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正是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这份积极愉悦的心情,使幼儿有可能大胆地尝试,勇于表现,同时也为教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提供了机会,因为幼儿的自信心离不开教师的信任,我国伟大的幼教专家陈鹤琴说的好:“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如当幼儿大胆地拍出第一个节奏,勇敢地做出第一个动作,教师给予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肯定的口吻,如“你真棒!”“你肯定行!”“我喜欢你这个节奏!”等积极性评价,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从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如我班有个小女孩叫想想,非常安静,很少说话,上课从不举手,请她发言,她只会轻轻摇头说:“不会”,可是,在音乐活动中,我发现她很喜欢唱歌,每次和同伴一起唱歌却很投入,但只要一单独表演,她就退缩,为了培养她的自信心,我没有执意地把她叫起来让她难堪,而是先请另一个女孩和她一起唱,每次唱完后,我和孩子们一起鼓掌,并夸奖她“你唱的真好听!”“你再唱一遍给我听!”然后,我又请她所在的小组上台唱歌,在同伴的陪同下,在老师温柔的眼神和亲切的语言鼓励下,她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大,她的拘谨感渐渐消失了终于能大声唱歌了。现在,她已能单独表演,我们常常看到她那荡漾着喜悦与自信的笑脸。
二、激发幼儿良好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
陈鹤琴先生说:“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学习兴趣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是天生的,有的是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幼儿的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教师组织活动时一切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音乐活动中,调动幼儿积极性最关键,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烈的情感,有了兴趣,幼儿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以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享受这一活动过程。
1、提供道具材料,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孩子们的天性就是喜欢欢快的音乐、歌曲,唱唱跳跳。在开学初,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性格特点在走廊特地为孩子开辟了一片宽阔的表演区,在墙装饰了孩子们喜欢的主题图案,还有舞台的幕布,也为孩子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表演道具,有少数民族的服饰及各种动物卡通的脸谱、头饰,有飘逸的绸带,扇子、铃鼓、响板、三角铁等乐器,还有各种音乐磁带。每天区角活动时,这里的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他们在表演区里穿上自己喜爱的服装,手里拿着道具,尽情地唱歌跳舞,展现自己的才能。他们在自由满足的欢快情绪下,在鼓励自豪中逐渐找到自信。
2、音乐活动的游戏化,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增强自信心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在音乐活动中,能恰到好处地把音乐融于游戏中,不仅能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还能使孩子们在自主活动中很快地掌握音乐技能和内容,如:我在韵律活动“猫捉老鼠”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达到教学目的,在这次活动中,我惊喜地发现,平时那几个不爱动、不爱讲话的幼儿竟然积极要求扮演猫的角色,可见音乐游戏对于激发幼儿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在音乐游戏过程中,为了使班上一些胆小、拘束的幼儿能很快地蓉融入带欢快的游戏中来,我会热情地、不断地拉着他们的手,让活泼开朗的孩子也拉着他们一起随音乐快乐活动。最终,他们也会被愉快的气氛所感染,逐渐开朗,自信满满笼罩着他们。
三、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一位哲人说的好“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体验成功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幼儿由此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评价,同时,还能提高幼儿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应有所不同,使他们经过努力之后,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创编歌曲这一活动环节,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能力有限,对于大多数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每次班上只有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他们想象力特丰富,你一句我一句,加上自编的肢体动作,并且能积极上台表演,表现的特别兴奋,对于他们能力强的幼儿很容易树立自信心。对于能力中等偏弱的幼儿来说,他们在创编活动中几乎是不参与、不举手发言,保持沉默,随之他们的自信心也较弱,为了使他们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我采取了相对简单易行的方法,采用替换的方式让幼儿改编歌词,让他们稍微动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一点一点的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很快地享受到改编歌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比如在歌曲《幸福拍手歌》中,可将其中的“拍拍手”进行替换,孩子们想出“跺跺脚”、“耸耸肩”、“摇摇头”、“扭扭屁股”,然后按照他们创编的歌词内容一遍一遍地唱,孩子们唱的非常开心,一点也不觉得累。在我的鼓励指导下,孩子们创编热情很高,他们每个人都体验到成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还根据不同幼儿的自身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创造机会,使他们展现自我,增强其自信心。
四、培养幼儿一定的音乐技能
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很自信,他们在众人面前敢唱敢跳,大方、自然,能力弱而的幼儿胆怯的多,因此,培养幼儿一定的音乐技能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的又一条途径。如我班的馨妤小朋友爱唱爱跳,但到节奏活动时,她就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每当我看她时,她就赶紧把头低下来,于是,我就利用单独和她相处的机会,教她学习认识节奏符号,运用各种游戏,帮她感受和练习节奏,在获得这些音乐知识、技能后,她在节奏活动中,渐渐能比较自信地表现自己了。
五、为幼儿提供展现机会,形成其自信心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幼儿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在幼儿园,音乐活动贯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为孩子提供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比如在饭前的短时间内,每次我都会鼓励那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上台为大家唱一首歌,无论唱的好听不好听,我都会带领全班孩子给予他肯定的掌声,看到他们害羞的笑脸我认为是值得的。这样做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还给每个幼儿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推出了《开心时刻》,每天下午两点四十分开始,班级的小舞台就是幼儿的天地,孩子们每天最期待这一时刻,她们可以一个人唱,也可以几个共同演唱,还可以进行歌舞表演,我班有的幼儿穿衣服特别慢,特别会磨蹭,自从推出《开心时刻》后,孩子们穿衣的速度明显比以前快多了,每次说的就是“老师!今天谁表演了?”“老师!到时间了,今天表演什么节目啊?”孩子们已经把《开心时刻》当成一天当中很重要的事,幼儿对次关注度很高,都期望自己能表演,也希望给同伴加油,我们给每个幼儿机会,展示自我、获得自信。
幼儿的自信心来源于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音乐活动的体验及教师适当的教育而形成。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作为老师应该积极地鼓励他们去试一试、做一做,给予他们的无限信任和肯定的评价,对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深刻的影响。教育孩子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经常对自己大声说:“我可以!我行!我最棒!”这样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才会积极乐观,勇往直前,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省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2、许卓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3、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4、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5、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上一篇:寓体育游戏于教学活动中
下一篇:大杯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