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奔跑的孩子
——我的教育记事
青春,是一场未知终点的奔跑,每个人争先恐后,害怕如落叶般轻薄的生命,就此遗落在岁月的转角。我们,是一群失去自由的困兽,在时光与谎言的枷锁里,不甘地反抗,让自己受伤。 在十几岁的浅薄与虚妄里,我开始选择逆风奔跑,离你而去,离人群而去,就让路人放肆嘲笑,嘲笑我在疾风中执守的孤星,嘲笑我无法兑现的梦境。不知某年某月,何时何地,我将寂寞拥抱,我看见一地光影斑驳,和风浸染着恰到好处的微妙,我在离你一光年的距离外,如婴孩般痴傻地微笑……
时光渐远,而那些儿时的记忆片段能够拼凑起的,必夹杂着成长的快乐与挫折,而在那段深刻的记忆中,很感谢那位老师,保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谢谢您,让一个自卑孩子学会了逆风奔跑。而今,当我也成为孩子们的期盼时,我所能做的依然是放他去努力奔跑。
一、顺风徐行,还是逆风奔跑?
当看到孩子那倔强和期盼的目光时,我发现我所能给予孩子的是除了知识能力外更重要的东西,而我的一言一行之于孩子是如此重要。
孩子是一张白纸,当我步入幼教岗位的那一天起,我发现,我的职业是多么的繁琐而忙碌,我忙碌的为孩子勾画着蓝图,让他们能够沿着既定轨道前行,但孩子却在有一天让我醒悟,我忽视了去勾画孩子的灵魂……
中午进餐的专注安静,却被一阵孩子的笑声打破,我顺着声音寻过去,发现孩子们都在盯着尧尧看。我很疑惑,走近了发现尧尧在很努力的去用筷子夹一块土豆,但是刚夹起来又掉了,他显得很懊恼,又再次去尝试,这个过程引来了一阵阵“嘲笑”,“尧尧不会用筷子!”旁边的小朋友指着他说,“才不是,我会用!”尧尧脸涨得通红,眼眶也红了起来,他看着我,眼睛里含满委屈的泪水,在那倔强和期盼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关于孩子的自尊,而我也意识到此时的我对于他是多么的重要,孩子就如同一个易碎的玻璃,更需要我的呵护,而我的一句话可能给他带来多大的转变啊。思索着我走过去轻声说:“尧尧不是不会用,只是他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用的很好,我们来一起等一等他好不好?”小朋友都点点头。我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安抚他,而我的话让他更加坚定,也瞬间破涕为笑,看着他用筷子吃力的再次去夹土豆,这次夹到半路又掉在了桌子上,他看看我,很泄气。“加油,快要成功了哦。”我对他说,这样的话给了他肯定与鼓励,他捡起土豆,然后继续尝试,五分钟左右,他终于成功的把土豆送到了嘴里,他开心的笑了起来,很灿烂纯澈的笑容。
我的脑海中浮现龙应台的那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初次拿起《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那时的我是一个还未走上教育一线的学生,怀揣对未来的憧憬看完了它,有思想的碰撞,有深深的感触。而现在,在忙碌的工作中再次拿起这本书,更多的是洗涤,是思索。它让我在浮躁与忙碌中沉淀下来,反思自己,慢下来,放手给孩子自由,让孩子直面思索,有勇气去自己面对挫折。
在这件事后,通过这孩子妈妈的描述,尧尧回家以后每天都要求用筷子吃饭,而且不许别人帮助要自己吃,之后的日子他不再那么沉默,更加活跃起来,现在每次吃饭用筷子很熟练,也很愿意跟我分享他的成功。
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看着他为了一件事情专心的去努力,也是一件无比欣慰的事。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因为孩子跟不上我们的脚步,去埋怨他,去催促他,甚至去替他做,那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的焦躁,让孩子失去了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机会,孩子顺着我们给他铺的道路前行,错过的却是今后无法弥补的那份执着。
二、感谢您,让我逆风奔跑!
儿时的那个孩子还没有那份坚韧和执着,而记忆中让她不再畏惧困难的老师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都无法忘怀,而今天也同样以她为榜样,传承着那份对教育的至真至爱之情。
那时的孩子因为还没有学会自行车,很是自卑,身边的伙伴都骑着车子上学,每次看到都很恐慌,害怕他们的嘲笑。在一次班会上因为骑车春游的事情,有同学因为她是唯一不会骑的人而起哄,但是班主任老师说的一句话让她感激至今,她说:“没有谁规定这个年纪一定会骑自行车,你们会的别人不会,但同样别人会的你们也有不会,要相信付出努力总会有回报。”因为她的话让那孩子不再自卑,努力去改变现状。这样一件事,在这孩子以后的学生时代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也许这个老师已经记不得,也许她不知道因为这句话改变了一个孩子的生活态度,因为她的保护与宽容,让孩子更加有勇气去面对挫折。我想,作为教育者亦是如此,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才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我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孩子的自尊和人格需要我去呵护去引领,成人的标杆让孩子跟不上我们的步伐,他在我们的焦躁和不耐中渐渐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耐心,更失去了勇敢尝试的决心。就如同那个孩子,如果老师置之不理或者以成人的视角催促她指责她,我想孩子会更加自卑,甚至去抵触抗拒,这样人生观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上帝叫我牵只蜗牛去散步,其实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无论是在幼儿园教育还是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总希望孩子能跟随我们的脚步,却忽视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要机会去成长,当我们在责备他埋怨他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我们的成长也是需要不断的跌倒再爬起,我们的成长也需要被牵引。
孩子能够不厌其烦的做一件事,我们未必能,我的脚步太快,孩子需要追赶我,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还没有认识这个世界,还没有了解我们所了解的一切,需要给他们自由,给他们机会,换一个视角去观察理解孩子。当我包容等待孩子时,我看到了在浮躁中所未曾留意的世界,和他一起感受成长的快乐,和孩子一起,逆风奔跑。
上一篇:会发光的鞋子
下一篇:愿你永远像阳光般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