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获奖

当前位置: 首页 >>旧站栏目>>科研学习>>论文获奖>>正文

她“睡着”了——心系安全,幸福相伴
发布者:杨茹   发布时间:2017/8/31 7:18:17   浏览次数:1079

她“睡着”了——心系安全,幸福相伴

背景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时时会出现各种情况,尤其在午睡这个时段,是事故多发段,许多幼儿园发生事故的时间段往往也是在午睡的时候。在我班发生的一起幼儿午睡安全案例,虽然已过去三年,但它却时时提醒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注重细节管理,避免意外事件。

案例描述

一天中午,我在幼儿上床后,开始了每天一个睡前小故事,故事讲完后,开始巡视幼儿情况并帮助盖被。巡视到女孩睿睿睡的小床时,发现她还没有睡,睁着亮晶晶的小眼睛望着我,我轻轻地对她说“睿睿,闭上眼睛睡觉了。”睿睿笑笑。睿睿每天睡觉都比较迟,而且都是浅眠。我便拿来一本书就做在她的小床边看了起来。真静啊!我歪歪头,看了看睿睿,小脸侧歪着似乎睡着了。我轻轻地喊了她两声,睿睿无反应。我又用手轻轻地推了推她,睿睿还是无反应。今天,小家伙真睡着了。我怀疑地又看了睿睿一眼,总感觉到哪里不对。我伏下身子,突然,我一惊,我似乎感觉不到睿睿的呼吸声。我猛的掀开被子,抱起睿睿。只见她双眼紧闭,全身瘫软。仅几秒钟她的双腿就变得僵硬,面色越来越白,嘴唇越来越紫。我意识到这孩子有可能是癫痫,且病发了。我立刻叫来了同班的保育员陈老师对睿睿实施抢救,并通知了园长和保健老师。我和陈老师两人轮流掐睿睿的人中,因怕睿睿再次抽风会咬破舌头,陈老师用劲掰睿睿嘴巴,想塞进一条小毛巾,可睿睿的牙咬得太紧,塞不进去。我使劲掐着睿睿的人中,陈老师终于勉强将睿睿的嘴巴掰开一条缝,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手指塞进睿睿的牙缝里。经过十多分钟的努力,睿睿终于恢复了知觉,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再看看陈老师的手指,已被咬出了深深的血印。睿睿的家长闻讯赶来后,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幸好并无大碍。回想起该幼儿早晨入园时也并未觉得身体不舒服,情绪也很正常,谁知午睡时发生了这可怕的一幕。试想,教师若没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午睡时擅自离岗或没有及时发现,也许,悲剧就此发生了。

案例分析:

1、家长隐瞒幼儿病史。据家长说,睿睿两岁时也有过一次抽风的经历。但入园时家长并没有向老师说明这种情况。这次睿睿早上起床后是有点不舒服,家长未在意,也没跟教师及时交流。幸亏教师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2、教师对孩子的午睡习惯比较了解。教师能对孩子异于平时午睡习惯的表现,而对孩子特别关注、留心,从而避免一起悲剧的发生。

3、午睡值班教师认真负责。午睡值班教师能严格遵守幼儿园安全制度,坚持认真巡视,及时发现了幼儿的异常,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并在第一时间实施抢救,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经验丰富。保育教师处理措施恰当,争取了最佳抢救时间,避免了病儿情况的恶化。

案例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安全是我们幼儿教师一日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时时、分分、秒秒保持警惕,防微杜渐,将一切有可能发展成为安全隐患的漏洞扼杀在潜伏期,降低危险事件的概率。

1、强化教职工的安全危机意识,近几年经常会见到幼儿在园午睡时发生意外的报道,惨痛的教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保教人员的责任心格外重要。因此幼儿园不仅要有较为完善的各类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案,还应狠抓落实。要让教职工了解日常安全管理的要求、教育内容、事故处理办法、承担的责任等,并针对全国各地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组织教职工分析原因,探讨预防的措施,不断强化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做到警钟时时敲,安全天天讲,用事实教育职工要时时绷紧安全弦。

2、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有的幼儿在入园时,家长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没有把幼儿身体的真实状况告知教师。有的幼儿早上人园时身体有不适,家长也不跟教师及时交流,这些都是导致意外发生的原因。首先,我们要了解幼儿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卡,与家长多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其次,要强化家长的安全意识,在家长会和家访中向家长讲明配合安全管理的注意事项,打消家长不必要的顾虑,提醒他们及时与教师沟通幼儿的身体和心理情况,以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特别关注特殊幼儿。

3、教师注重对幼儿的日常观察。幼儿在生病时,会有种种异常的表现,如有的幼儿平时比较活泼。但在生病时却异常的安静;有的幼儿碰到一点小事就会哭闹;有的幼儿会突然不想吃饭、脸色异样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出的生病信号。教师只有随时关注幼儿才能及时发现,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避免意外的发生。

4、加强幼儿午睡巡视。有的教师会因为幼儿睡觉而放松对幼儿的观察,这是万万不可的,因为有些意外就是在幼儿午睡时发生的。教师一定要随时巡视、观察幼儿的情况,教师做好午睡巡查记录。每间隔一刻钟全面巡视一次,校正幼儿睡姿、被褥,细致观察每一个幼儿的呼吸、表情等。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睡姿,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5、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培训,掌握简单的应急技能,避免在事故面前束手无策,失去最佳急救时机。幼儿在发生意外后,应迅速通知保健医生进行专业处理,但这并不是说保教人员就不用学习急救知识,因为有些时候,教师、保育员及时处理,会为抢救幼儿赢得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