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发布者:吴艳琼 发布时间:2014/5/19 9:20:09 浏览次数:1038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科技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在有些地方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发展经济和改善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追求的双效益目标。但是,现在的环保教育侧重于探索环境的长期影响,易使人们产生环境保护离我们还远,是将来之事的错觉,往往被误认为环保是超前的“奢侈品”而造成观念上的滞后。因此,在环保问题上,只有观念转变才会有行动实践。“十五”前期环保教育的关键应在于环保思想的宣传和环保理念的树立。尤为重要的是,环境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而且要从娃娃抓起。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将来我国环境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作为承担幼儿教育重任的我们则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教育下一代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小卫士”。近两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教育探索,将环保教育全面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案。
一、教学实践
(一)制定明确目标,保证环保教育的长效性中国幼教网4家教4儿童
环保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志,在于受教育者实际上的环保行为和影响。而取得成功的前提必须有一套扎实可行的计划,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于是我们展开调查和分析,制定了幼儿环保教育的目标和实施计划。
总体目标:(1)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情感和责任感;(2)教育幼儿具备基本的环保知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3)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理念,并将理念落实为行为。
那么如何将预期目标转化成实施计划呢?我们认为:(一)要必须使环保教育目标的确定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单一走向多层次。比如:幼儿的环保教育应注重环保意识的起步培养,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感知、体验自然,培养起朴素、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二)要相应改进环保教育的方法。除了目前“为了环境的教育”外,还必须坚持“在环境中教育”,改变传统说教式、空讲大道理的教育方式,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要我做”的想法升华为“我要做”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环保的自觉性。同时,为了更好地共绘我们绿色的家园,作为指导者的我们必须具有较丰富、系统的环保知识及较高的环保意识,才能积极投入并承担起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重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自觉建立起环保反应机制,并创造性地不断开拓环保实践的新内容,达到环保教育长效性的目的。
(二)完善教育内容,保证环保教育的层次感
有了教学目标,但缺少教育内容怎么办?于是我们就编写环保方面的教育材料,使环保教育在幼儿园的各科教学中、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和劳动中得到贯彻和渗透。在教学中我们贯彻新《纲要》提出的“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精神,尽量体现“浅”和“近”的基本原则,从幼儿接触的家庭环境、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环境讲起,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认识环境、保护环境。
1、教学中开展特色课程
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言教学、社会教学、艺术教学等五大领域中进行。例如在语言教学中,通过看图讲述《绿色的世界》、《新村的劳动者》,故事《垃圾箱皮皮》、《奇妙的商店》,儿歌《从小爱祖国》、《大树音乐会》等活动,让幼儿在语言中受到启迪;在社会教学中,通过《吸烟有害人》、《青青的小草》、《香甜的小溪》等活动,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艺术教学中,则通过活动歌曲《水龙头》、《环保小卫士》,找击乐《摘果子》,舞蹈《金孔雀》,绘画《小鸟的家》、《大树》,手工《变变变》等活动教育幼儿,并开展了区域活动,在各个区域中投放大量的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废为宝,让幼儿感受到废物是可以再利用的。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剪剪贴贴画画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逐渐明白人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道理。
在将环保教育渗透到以上各个学科的同时,我们还设计了综合性环保课程。如:《垃圾的分类与回收》,我们先通过一节课让幼儿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展了一次废旧电池回收宣传活动。对于这次环保宣传活动,全体幼儿都非常积极、重视,纷纷从家中收集并带来大量的废旧电池交给我们回收统一处理,师生共同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并将废旧电池的危害告诉自己周边的人们,使班级性活动带动全园性活动,为保护环境尽了自己的力量,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废旧电池对环保的危害,明白应该统一回收处理的道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2、开展环保节目教育活动
我们除了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环保教育内容之外,特别在国际国内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里,更积极地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
例如:在植树节(3月12日)我们一方面让幼儿知道树的相关知识和植树造林的好处,另一方面则结合我园“走向大自然”的特色活动,成功地组织了幼儿及其家长“小手牵大手,共同植树护树”活动。
在爱鸟周那天我们则带着孩子们将关在笼中的小鸟重新放回了大自然的怀抱中,激发了幼儿爱护小鸟的情感,并让幼儿们知道小鸟是我们的朋友。
同时我们还在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无烟日(5月1日)、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等纪念日组织专题性活动,将有关的环保内容,通过做游戏、画图画、讲故事唱歌跳舞等各种形式将幼儿学到的知识表现出来,既教育了幼儿也教育了家长。
3、随机教育
幼儿教育由于其特殊性,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幼儿教育必须以游戏为主,将多种教育有机地渗透于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以切实地保证教育工作的落实。我们在开展环保教育中坚持了科学性、整体性、游戏性、渗透性、探索性、直观性、持久性、家园一致性的原则,教育内容有空气、水资源、动物、植物、噪音、垃圾、环境节日教育等方面,教育的途径有专题性的活动,有渗透性的活动,也有随机性的活动。
随机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环境习惯,使幼儿的一举一动符合现代人、文明人的要求,教育幼儿都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如: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们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随机教育。首先我们给幼儿上一节有关的“纸”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同时了解浪费纸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用纸。在如何节约用纸中我们还设计了游戏《我和报纸一起玩》,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许多废纸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一个纸篓箱让幼儿将废纸都放进纸篓,统计比较一天班级浪费的纸张数量。所以现在班内处处干净、整洁,哪儿有纸屑幼儿都会主动捡起,自来水漏水会跑去关紧,离开教室,教师会随手关灯,每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会为自然角的绿化浇水。我们还在班级中开展劳动课:如,带幼儿到户外拣去草地上的杂物,擦洗幼儿园的栏杆、瓷砖。所有这些活动,既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一个方面,又对幼儿进行了劳动观念的培养。我们还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春游秋游前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路上发生的卫生行为问题,结果大家都说必须带两个清洁袋,一个让自己坐,一个放废物,使幼儿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了使教育内容进一步深化、教育目标进一步明确、活动形式进一步游戏化,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一次活动安排都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被幼儿所喜欢。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教师在这两年环境教育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教育效果也明显提高。童
二、成果与反思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教育与不教育是大不相同的。我们的孩子们在接受环保教育后,对环保的意识及行为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我们班的孙泽维小朋友,卫生意识特别强,自己不乱扔果皮纸屑,看到别人乱摘花草,不讲卫生,会说那是不应该的,他在马路上行走也非常注意卫生,有一次他来园的时候,看见街上有一个垃圾袋,于是他就将其扔入垃圾箱,但是周围并没有垃圾箱,他将手中的垃圾袋一直拿到幼儿园里,才将其扔进了园内的垃圾箱中。试问一个没有受过环保教育的幼儿能做到这一点吗?
为了解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我们选择了一个对照班从环保知识、意识和行为三方面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小卫士”的做法是值得推广的。
上一篇: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下一篇:说出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