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小常识 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了一定范围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 造成肥胖的原因有 1、饮食因素:摄入的营养素超过机体能量消耗和代谢需要,多余能量便转化为脂肪贮存于体内,引起肥胖。 2、运动因素:长期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静逸的生活习惯,即使摄食不多,因能量消耗过低,也可引起肥胖。 3、遗传因素:父母皆肥胖的后代肥胖率高达70~80%。 4、家庭因素:家长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常直接导致了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的形成。 5、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接触的社会环境也日益增多,像快餐店、蛋糕房、咖啡屋等等,都成了他们消费的场所,从而离肥胖越来越近。 肥胖的危害 肥胖儿童体内蓄积的过量脂肪会侵蚀脑垂体,使脑垂体后叶脂肪化,阻碍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生成,从而严重危害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殖发育和性发育成熟。 肥胖小儿常有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胆怯、孤独等。肥胖儿童面临着比成年人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肥胖儿的脂肪若在脑组织积累过多,将影响神经网络的发育,使智力水平降低、脑反应不敏捷、行动迟缓;生长素水平和心肺功能降低、肢体行动困难等。 如何治疗肥胖: 1、在饮食上,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及治疗的长期性,故应以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膳食方案。同时保证供给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养成戒绝晚餐过饱、吃夜宵、偏食、吃零食、进食太快的习惯,少吃煎、炸、快餐等高能量食品,避免看电视、玩游戏机时间太长等。 3、适量运动能促使脂肪细胞分解,减少胰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加强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发育。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增加食欲。 4、心理治疗方法对于儿童来说,有时比饮食和药物治疗更见效。因为儿童的心理正处于调整适应阶段,通过有效的心理调整,完全可以改变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 5、定期复查监测。
2016年10月8日 |
【幼儿保健知识宣传】——儿童肥胖小常识
发布者:高玲 发布时间:2016/9/30 10:59:54 浏览次数: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