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巧用废旧材料开展体育活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使用很多的物质材料,同时要丢弃很多的物质材料,这是一个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平时路过一些垃圾箱,就可以见到“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我们能想象那些可回收的废旧物质,是可以继续利用的,可再生的。关于它们的继续开发利用,继续体现出它们的价值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农村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开展游戏活动,进行多方面的探索”。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呢?艺术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当代艺术正向着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方面发展,将废旧材料融合于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各种感觉、运动能力及身体的发展,培养幼儿活泼开朗性格,不怕困难、勇敢等品质,增进幼儿间的互相合作,有利于社会性发展以及整合不同来源材料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引发了需要,刺激了学习动机的产生,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元化材料来表现多种形式的变废为宝活动,拓宽表现范围。让儿童用更为自由的方式表现他们丰富的童心世界。
一、寻找多元材料,激发体育活动兴趣
每种材料都有其不同属性以及不同的肌理效果,不同的材料给幼儿带来了不同的感觉体验和启示,在生活中“万物皆材料”:一块废布边角料、一块木片、一只食品包装袋等等都可以是变废为宝的材料。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学习的材料,寻找的途径是非常多的。如在家里找:易拉罐、饮料瓶、牛奶罐、吸管、毛线、布料、牙膏盒、月饼盒、皮鞋盒、化装品盒等等。到大自然去找:稻草、鹅卵石、沙子、竹子、木棒等等。我在让幼儿制作“布球”时,活动前让幼儿自己去准备所需的材料:如布料、线等等,幼儿回家就十分自觉、有意识地留心这些材料,积极性很高。久而久之,他们便开始关注身边的“美”,开始主动探究身边的“美”。收集废旧材料成了他们的习惯,所以在上《纸盒变变变》时,幼儿主动的从生活的角角落落去寻找所需要的材料,如泡沫塑料、废旧盒子等。在寻找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对他们自己的创作也会带着极大的热情。因此,平时我要求幼儿有的放矢地观察寻找身边的废旧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有了很大的收获,孩子们也非常感兴趣。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了一个“百宝箱”,里面全是他们从家里收集来的各种瓶、盒、罐、挂历、旧包装纸、塑料泡沫板、吸管等废旧材料,也有稻草、竹子、石头等自然物材料,这些都是孩子们在活动中自由取舍的原材料。
二、体验加工材料,培养创造思维
当幼儿会主动收集身边的材料,教师应进一步引导他们认真体验材料的形状、质地、色彩等,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幼儿的创造灵感往往是从体验材料开始的。体验性学习会使孩子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会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体育活动更趣味化,更充满活力。
我们将废旧物品都聚拢来,使之都为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服务。在操场上,是精心设计、加工制作的大型组合玩具:色彩鲜艳的攀爬架,让幼儿爬上、滑下,自由自在;左右摇晃的平衡木,使幼儿象乘在小船上;镶嵌在树杆上的蓝球架,让幼儿快速从下面跑过投球,幼儿快乐无比;一块块用绳子吊着的木板,也成了幼儿荡秋千的好去处。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世界的发现者。”孩子们用轮胎滚动,跳跃,用易拉罐和圈一起做游戏;用可乐瓶装上水做高尔夫球;用废报纸来做人墙,用纸箱来做山洞,用旧挂历做成小纸棍,用小布条做成小尾巴,用小布块做成沙包,用废旧板做成几何板,用稻草做成草球,用易拉罐做成高跷,用牛奶瓶做成飞碟,用毛线编成毛线辫……孩子们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的体育器材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他们不仅能一物多玩,还能几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创造性地玩。如:他们将两条毛线辫横放在地上当小河,在上面跳来跳去,
将毛线辫摆成长长的“一”字当小路,在上面走来走去,把毛线辫拿在手里当作长鞭用力甩动,将数条毛线辫摆在地上练习跨跳,还将毛线辫藏在身体后面当尾巴,玩揪尾巴的游戏等等。除了单独玩,孩子们还把毛线辫缝在布球上用来玩拖小车的游戏,他们还找来轮胎搭成山坡、找来塑料圈当山洞、毛线辫当小河玩“小兔拔萝卜”的游戏……这些不同的玩法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因为这不仅是他们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玩法,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在玩中学,充分体验创作材料,体验创造的无限乐趣。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也进一步发挥了,这也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解放孩子们的双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动手;解放孩子们的大脑,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
三、运用游戏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的的身体发展、机体功能、知觉能力、身体素质、防御能力、动作技能等身体发展要素及品德、智力和其它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有着自然生长发育、家庭、社会的影响,而良好的体育活动游戏的创设则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游戏是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调动幼儿学习兴趣的动力。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快乐。”孩子每天把大量的精力和体力用在游戏中,如奔跑、钻爬、踢跳,而且游戏是幼儿天性最佳的发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好玩的球”、“小兔拔萝卜”、“我和纸盒做游戏”、“我的长征”等许多个游戏,趣味性甚浓,让幼儿乐此不疲。在教学中我还处处以游戏的口吻、拟人的方法,丰富的教学情节,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在《纸盒变变变》的活动中,我采用游戏的口吻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神奇的魔术我会变,变变变……”把作品一一变出来,这样有效增强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我更是融入了许多有趣的情节:幼儿趴地推球,球推进的是一个个小动物的嘴巴,等于是在给小动物喂食;幼儿走高跷,跨过的小河,走过的小路,爬过的高山是老师用彩带、可乐瓶、呼拉圈设置成的障碍;幼儿钻进布袋,学做蚕宝宝,随着蚕宝宝的一天天长大,钻出布袋,跳着去游玩;圈和罐相结合;纸和瓶相结合,学做小鸟、小青蛙、小士兵更使幼儿深深地被吸引。幼儿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的,这种成功感、喜悦感,就成了幼儿继续学习的最好催化剂。孩子们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可以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养料和氧的吸收以及二氧化碳等代谢物的排出。改善肌肉与血液的循环,使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和重量都会增加。由于肌肉对骨骼的牵拉和重力作用,以及血液和新陈代谢的增加,使骨骼变得更加粗壮而坚固。另外,幼儿的能力得以提高,在活动中,教师注意帮助孩子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人,鼓励孩子行动、思考、学习。孩子在此中对体育活动内容从不熟悉到了解,对器械从不会玩到得心应手,玩法从一种扩至数种,幼儿的能力大大地得到了提高,特别是那种排除障碍,战胜一切困难的能力是很有意义的。还有幼儿的个性、品德得到了培养,个性的发展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心理、生理健康的发展,都是儿童个性培养的目标。品德的培养更是使儿童终生受益的物质,儿童生活在迅猛发展的今天,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谦让、互相协作,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好儿童,必将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
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世界。”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和自然资源,努力创设优良的体育活动环境,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让孩子在开展的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去尝试矛盾和战胜错误,让孩子通过体验和感受,达到学习和教育的目的,并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体育活动之一物多玩的组织及策略
下一篇:消 防 演 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