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年级组

当前位置: 首页 >>旧站栏目>>班级天地>>大班年级组>>正文

体育游戏活动中“一物多玩”的实践探
发布者:杨茹   发布时间:2015/12/10 12:22:37   浏览次数:1060

体育游戏活动中“一物多玩”的实践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体育游戏能促正常发育和身体能力的发展,增强体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促使幼儿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是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加。幼儿是发展的能动的个体,是以主体身份在于外界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的。体育活动使幼儿,最直接受他们的心理生理的规律支配的。幼儿期是他们身体发展最快的时期而运动则作为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以实现其身体发展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平衡。从心理发展角度看,运动则是幼儿探索客观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要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而且需要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因此,不论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还是《幼儿园工作规程》都将幼儿园体育教育推到了首位。

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很多是以材料为载体开展活动,发展幼儿机能的。而在体育活动材料的种类和玩法上却没有深入探索和研究,在许多的活动设计和公开活动中对材料的玩法也只是点到为止。给幼儿玩的时间也很少。幼儿的思维往往被教师和环境所限制。

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表明,幼儿对体育的兴趣是根据幼儿对材料的兴趣而定的。因此,我们决定对体育活动的材料和玩法做出研究。

一、“一物多玩”的主要操作

(一)、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物”和“玩”上。“物”即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必备材料,他可以是自制、购买、收集可利用的废旧物品,但必须是安全卫生、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的东西。为此,我们认真收集材料,让材料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积极性。

(1)、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能供幼儿活动的材料随处可见。为了确保活动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我们有选择地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可利用物品:爽歪歪瓶、矿泉水瓶、旺仔牛奶瓶、纸板、纸箱、牛筋、毛线、废旧袋子、旧轮胎……先消毒,在使用。

2)、投入资金,购买了一批具有多玩性的体育游戏活动材料如:I-GYW系统玩具、空竹、拆卸球、羊角球、毽子、绳子、皮球等。

(3)、为了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教师动手制做了一大批体育游戏活动材料:纸球、纸棒、三节棍、飞碟、手榴弹、七彩瓶、五彩圈、铁钩、拉力器……另外,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到制作中来。如:家长制作了沙包、布制小辫、布袋、小靠垫、竹蜻蜓……

通过几个途径,确保幼儿活动材料的多样性,充分激发了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

(二)、“玩法”是“体育游戏活动中的一物多玩”的重中之重。诣在开拓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发展幼儿的体质。如何引导幼儿玩出健康,玩出智慧、玩出质量呢?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时采用了多种方法。

1、观察法: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活动中随时观察幼儿对体育材料的玩法、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对该活动材料的持续兴趣,活动中幼儿的那些集体得到了发展。

2、讨论法:在活动中,我们充分体现了自主性,鼓励积极参与玩法的讨论,并能讲述和演示自己的玩法,和同伴交流学习,相互模仿,尝试体验更多的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3、游戏法:在幼儿时期,体育游戏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更何况游戏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参与性。

4、情境法:有意识的设置体育环境,如;一个小故事、图片、头饰、录像等。让幼儿投入到情境角色中去。使他们在游戏中更能发挥想象,提高活动效果。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中小班幼儿。

5、竞赛法:将幼儿活动的内容在竞赛中进一步巩固。既增强了幼儿的兴趣,又使幼儿学习了游戏规则,增强了荣誉感。对大班幼儿比较适合。

我们将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在探索活动中形成一定的模式(幼儿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再探索交流——游戏竞赛——总结评价)。

在幼儿自主探索中幼儿玩出了多种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幼儿相互学习相互模仿,学到了更多的玩法。然后再次探索,在第二次的探索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或利用现有的材料和已经玩过的材料合作探索出更多的玩法,再次交流学习,使幼儿在每次活动中都能学习到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