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锻炼从秋季开始
为了提高孩子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耐寒力,减少冬季易发疾病,从初秋就应 开始加强耐寒锻炼。
据运动医学专家们研究认为,秋凉之时加强合理的耐寒锻炼对人体的健康至少有下列益处:
其一 耐寒锻炼有助改善大脑皮层对体温调节的功能,一旦人受到冷刺激,大脑能更快、更准确地调节身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以保持体温的平衡;
其二 通过耐寒锻炼后,人体的骨骼肌产热量增加,新陈代谢过程加快,同时还可改善呼吸系统功能,促使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的适应,提高呼吸道和肺部的耐寒能力。其三 耐寒锻炼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环,提高血管弹性。使全身血管得到锻炼,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血管体操”。
耐寒锻炼的方式、方法很多,家长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让孩子有暴露于冷环境的机会。包括不要穿得过于厚实、严密。中医认为,小儿是阳气偏旺之体,过暖则会助长阳气。实际上,过早过度保暖,身体出汗不易觉察,反而容易感冒。另外,不要错过每天户外活动的机会,让孩子每天准时上幼儿园,参加户外晨间体育锻炼。
2.增强皮肤的调节功能。长期的恒温环境只能使人的热适应能力下降。气温稍有改变而添衣保暖或开空调,就是在制造这种恒温环境。这样,没有得到锻炼的大脑皮层下丘脑,一旦与冷接触就抵挡不住致病细菌的挑战,容易导致疾病。
孩子进行“耐寒锻炼”时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原则一 从小做起,根据年龄不同而不同
1-3岁的孩子 在冬天也应坚持户外活动,但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可以分多次出去。
3-6岁的孩子 应该鼓励他们冬天在室外游戏玩耍,活动时可以减少一点衣服,等活动完再穿上。
6岁以上的孩子 最好每天能保持2-3小时的户外活动,对他们的健康有利而无害。
原则二 循序渐进,切忌一步登天
对孩子进行“耐寒锻炼”,要谨记适度原则,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很多父母就是由于“心切”而让孩子进了医院。应根据孩子身体的实际情况逐渐减少衣服,户外活动的时间也应由少到多。不要和别人比较,也不可全盘照抄别人的经验。
原则三 抓住小细节进行锻炼
“耐寒锻炼”应该抓住细节,随时随地进行。比如,从秋天开始逐渐用冷水给孩子洗手、洗脸,刺激他们的神经,让他们习惯。冬天下雪的时候,还可以带他们在雪地上玩雪、学习溜冰。在寒风中,适当地露出头颈和手脚,接受寒冷的刺激,慢慢地他们就会变得不怕冷、不容易生病,提高了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麒麟中心幼儿园
上一篇:女人容易生气如何消气
下一篇:秋季防止过敏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