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幼儿园科学教研组活动计划
一、组情分析
在以往的科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讲解、轻操作、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在活动中虽然也为幼儿提供了操作活动,但这些操作活动大多是对老师操作的一种简单模仿,而不是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妨碍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些情况,在听课评价方面,除了对教学活动效果本身的考核评议,还增加了“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参与状况”的三分钟观察记录,一方面促进了组员在观摩活动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听课效率和及时反思,提升内在的修炼;另一方面也为执教老师的反馈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从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材料的提供、操作的难易程度和老师的方法传递形式等各个角度,以第三方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分析,达到了解幼儿、剥析材料、改进活动的目的。
二、教研目标
1.本学期主要围绕“奇妙科学小实验”的线索,开展基于孩子发展需求的教学研究,一是利用生活中的幼儿关注的资源开展有效的科学活动,激发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科学现象的关注;二是准确把握《指南》精神,设计适宜各年龄段幼儿的科学活动,并以自主探索学习的形式呈现;三是挖掘幼儿园和社区教育资源,并开展针对性的参观学习和主题培训。
三、教研内容及措施:
1.本学期共活动六次,均为双周二上午8:30-11:30,各时段安排如下:
(1)8:30-9:00 观看央视科普互动求证节目《是真的吗》或组员微讲座;
(2)9:00-10:30 集体教学活动(小中大各一节);
(3)10:30-11:30 小组研讨,分析评课;集体备课;
(4)11:30-11:45 小组交流研讨情况;组员说课。
2.核心组成员共同商讨确定活动主题,由各小组组员根据意向选择、确定活动实施方案,执教组员必须进行提前的说课,并进行试教,开课前与相关园的负责人员取得联系;为组员提供教案,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改教案;确保每次科学活动的质量,争取更多的精品活动。
3.小组负责人认真承担起研讨主持的责任,保质保量,促进每位组员在教研活动中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4.每位组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参加教研组各项活动,有事先请假,履行请假手续。每位组员课后结合实际将活动进行调整。
5.本学期将对《纲要》和《指南》中科学领域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学习,深入地解读幼儿园科学活动开展的要点和重点,做到设计科学活动时选择内容有标准性,设计活动有目标性,评价活动有针对性。
6.关注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开展的科学小实验,能在班级组织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并解释其科学原理。
四、活动规范及要求
1.按时参加每次活动,有事必须先请假,事后补上假条,需园长签字。
2.组内教师要在本园的科学教学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3.活动中认真完成听课记录,积极参与研讨。
4. 认真设计、落实每次的教研活动方案。
5. 组织电教小组、宣传小组,做好活动视频的准备工作,加强对活动过程资料的记录,并提高优质活动宣传意识。充分发挥每位组员积极参与活动、发挥个人特长的主动
五、活动时间安排
3月:组织教师学习本学期计划、指南科学领域标准;
4月:观摩研究课,收集教师的问题困惑
5月:开展观摩课及课后研讨;学习有效教学理论;
6月:科学小实验分析,迎接开展区域观摩课
7月:组内小结,整理资料
上一篇:中班科学《动物怎么睡觉》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