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接待教师适宜行为指导
发布者:高玲 发布时间:2012/11/10 21:42:50 浏览次数:979
——摘自《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
内容 |
适 宜 |
不 适 宜 |
行为 |
语言 |
行为 |
语言 |
迎
候
幼
儿 |
1.幼儿相对集中 来园时,站在活动室们口 ,面向幼儿和家长的方向。 |
|
在活动室内外随意走动或背向幼儿和家长来的方向。 |
|
2.看到幼儿和家长迅速迎上去。 |
|
看到幼儿和家长后回避、无视,不主动迎上去。 |
|
3.面带微笑,主动向幼儿和家长问好。 |
●“小朋友好(早)!”
●“您好(早)!” |
面无表情,态度冷漠,不主动向幼儿和家长问好。 |
|
4.对情绪不好的幼儿(哭闹,不爱来园等)给予安慰。
●对小龄幼儿搂一搂、亲一亲、抱一抱。
●用眼神、表情、动作鼓励幼儿,并伴随恰当的语言引导。
●用游戏的口吻或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吸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
●“快来吧,老师都想你了。”
●“**真好,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是谁躲在妈妈身后和我捉迷藏呢?”
●“快去看看我们的小鱼,它都饿了,等着你喂呢。” |
对哭闹的幼儿厌烦、不理睬,态度生硬。 |
●“怎么老哭呀?”
●“就你爱哭。“
●“再哭今天不接了。”
●“真讨厌,烦死人了。”
|
交
流
沟
通 |
1.认真进行晨检(摸摸头、看看手……) |
●“你在家挺好吧?” |
不进行晨检。 |
|
2.主动向家长询问幼儿情况,耐心倾听家长的嘱托。 |
●“孩子的身体有什么问题吗?”
●“您有什么事要交代吗?”
●“请您放心吧!”
●“有什么要求请您尽管提,别客气。” |
不主动询问幼儿情况,对家长交代的事不耐烦,不认真蜻蜓,不给予答复。 |
●“事真多。”●“这可不行,这么多孩子,哪顾得过来呀!”
|
3.细心与家长交接幼儿的衣物、药品。 |
●“您放心,我们一定按时给孩子服药。”
●“您放心,我们一定照顾好孩子。” |
乱放家长带来的幼儿衣物、药品。
|
|
4.向家长肯定孩子的进步。 |
●“**会自己吃饭了。”
●“您知道吗?**昨天在全班小朋友面前争着发言,还给大家讲了个故事,可好听了。”
|
给幼儿告状。 |
●“**昨天又打人了。”
●“**老管不住自己。”
●“**什么都不会。”
|
5.指导幼儿晨间劳动,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参与游戏活动。 |
●“擦擦自己的小椅子好吗?”●你愿意和**一起收拾娃娃家吗?
●你想玩什么呀? |
让幼儿坐等。 |
|
6.提醒幼儿家长离开时,对家长说“再见”。 |
●“**快跟妈妈(爸爸)说‘再见’。”
●“妈妈(爸爸)要走了,我们应该说什么呀?” |
家长离开时,不提醒幼儿向家长说“再见”。 |
| | |